今年空調市場確實體現出我國幅員遼闊、差異巨大、氣候不同的特點。
如果我要說今年市場不好,有人就會懟我,你眼瞎呀!看不到鄭州、濟南、西安、武漢幾乎天天氣溫都在33℃以上,甚至多天超過40℃,很多商家的庫存老底子都被賣完,廠家中轉庫也無貨可提,從工廠調貨難解當務之急。
如果我要說今年市場真好,恐怕也會有人懟我,你真的眼瞎???看不到南到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湖南、江西,北到遼寧、吉林、內蒙,陰雨連綿洪水成災,人們都忙著抗洪救災呢,哪還有功夫買空調,經銷商看著庫存都頭皮發麻。
就連是同一個省,南北部差異都不小。像河北省,南部靠近河南的石家莊、邯鄲、衡水天氣就出現持續暴熱,一些廠家中轉庫和商家都基本上沒有了庫存;而河北東北部的承德、唐山、秦皇島就比較慘了,三天兩頭的下雨,連顧客都沒有商家怎么賣空調。
同在國內市場,卻是二種截然不同的遭遇,真是令人唏噓不已。真的都不知道這個空調旺季市場到底好不好?
客觀而言,很難概括全面??v向而言,旺季前受疫情影響比較大,很多地方出現了產品類型不齊,補貨困難。賣出的產品安裝受限造成很大麻煩;華東區域受制于上海封控,加上全國性的物流不暢,需求和供給都不盡人意。奧維云網(AVC)1-4月線下監測數據顯示,一線城市規模同比下滑23.4%,二三線市場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。不過旺季前市場顯然并不樂觀。
五一市場是空調旺季真正開始端,今年的旺季可以說是低開高走。所謂低開是指五一市場不達預期,受到疫情影響量額齊跌,頹勢明確表現出來。零售量和零售額規模下跌分別都在兩位數,其中,線上表現略好于線下,但也未擺脫負增長。
不過進入5月下旬后,各地市場受天氣情況影響出現分化。5月下旬至今,空調傳統主銷區域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江西、湖南這些珠江流域遭遇長時間持續降雨,洪災成為生活的聚焦點,空調的銷售大打折扣。而湖北、河南、山東、陜西等中西部卻是遭遇少見的持續高溫天氣。
一位西安的品牌代理商就說,原本對今年市場不抱什么希望。因為,西安在年初經歷了一次長達一個月的封城,居民的經濟收入明顯受到影響。經銷商也切身感受到市場的蕭條。但沒想到進入6月份之后,連續的高溫刷新了歷史紀錄,空調成了救命神器,市場由此爆發一直持續到現在。
華東區域是國內空調主戰場,雖然在3-5月份遭遇疫情封城,嚴重影響到旺季前期的備貨和銷售。不過隨著解封加上華東區域的持續高溫天氣來臨,加速了市場的快速恢復。進入7月份之后,像上海、杭州、南京等地高溫帶來的悶熱天氣,不僅像格力、海爾、美的等品牌熱銷,連一些2-3線品牌也跟著大賣。
空調商品的靠天吃飯特性是固有的,就是空調產業都這樣成熟,營銷已經完全市場化,但是空調這種屬性仍然不能完全褪去。今年不同區域的差別表現,就清清楚楚證明了這一點。陰雨連綿區域市場明顯不好,而天氣暴熱的區域市場急速膨脹。明顯是冷熱兩重天!
此外,自從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,受到供應鏈造成的原材料大幅漲價,直接影響到制造和流通成本的大幅上漲。在原材料和流通成本大漲的壓力下,2022年空調市場均價創歷史新高。奧維云網(AVC)數據顯示,空調產品均價截止2022年1季度,已經連續14個月上漲。線下行業均價重新回到4000元以上,同比上漲14%,線上均價攀升到3000元以上,同比上漲13%。去年開始的漲價潮延續到今年熱度不減。
值得一提的是2022冷年,是新風空調加速成長的一年,特別是格力、海信、奧克斯的新風空調備受市場矚目,成為市場的熱點。實際上,自2020年以來,新風空調規模一直在快速擴張中。相關機構數據顯示,2022年五一期間,新風空調占線上掛機、線上柜機、線下掛機、線下柜機的零售額份額分別為2.5%、3.7%、5.0%、10.8%。尤其是在6~10K(含6K)的低、中端柜機市場,新風空調滲透率提升明顯。
時至今日,對空調行業來說旺季市場已經接近高潮,高點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旺季快要結束。對于今年這樣一個特殊年份,不論是疫情造成的市場扭曲,還是天氣因素造成的市場不均,都對新冷年的市場策略、產品配置、價格確定等造成深刻的影響。
可以想象,到今年冷年結束進行盤點,同一地方廠家和商家的經營都會不盡相同。比如說,在河南鄭州的經銷商,因為對后市判斷不樂觀,沒有提前備足大量的貨物,40℃高溫下再去進貨恐怕是黃花菜都涼了,而備足大量貨的商家就數錢都數得手軟;再比如,廣西桂林的經銷商,因對市場前景看好提前就囤積了大批貨,而旺季來臨卻遇到持續大暴雨,直到旺季結束庫存仍然堆集如山,而準備賣多少提多少貨的商家就沒有沉重的負擔,雖說沒有賺到錢卻反倒一身輕松。由此可以看出,就是同樣地方同樣商家,采用不同策略,經營狀況就會涇渭分明。
總結一下,在國內這樣一個幅員遼闊、層級疊加、結構不一、需求多樣的市場,其市場的遠勝其他國家的復雜性。因此,應對起來一定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判定和決策,一刀切的統一策略顯然是不可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