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6日,中國履行《蒙特利爾議定書》三十周年暨2021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在北京召開。
會上,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出席會議并講話,他提到,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。加入《蒙特利爾議定書》30年來,在加強國際合作,建立履約機制,實施行業淘汰,注重技術創新等方面為履約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,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約50萬噸,為保護臭氧層和減緩氣候變化做出重要貢獻。
會議強調,中國已宣布碳達峰目標、碳中和愿景。加強氫氟碳化物(HFCs)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,將對應對氣候變化發揮積極作用。
9月15日,落實《基加利修正案》的管控HFCs政策措施已在中國全國范圍內生效。中國將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,逐步開展受控物質淘汰,研究制定HFCs管理制度,支持企業技術創新,不斷加大監督執法力度,深入開展國際合作,為保護臭氧層、減緩氣候變化做出新貢獻。
會上,相關代表深入闡述了《基加利修正案》的相關情況。在《基加利修正案》中,明確了18種受控HFCs清單,列明了各物質的GWP值。同時,修正案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制定了削減時間表,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一組發展中國家應從2024年起將受控用途的HFCs生產和使用凍結在基線水平,2029年起不超過基線的90%,2035年起不超過基線的70%,2040年起不超過基線的50%,2045年起不超過基線的20%。修正案還要求確保每處HCFCs或HFCs生產設施產生的HFC-23應在當年使用核準技術盡量銷毀,并督促各國建立并實施HFCs進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。自2033年起,將禁止修正案締約方和非締約方的貿易。截至目前,包括我國在內已經有124個締約方批準加入了該修正案。
目前,我國是全球最大的HFCs生產國和出口國,生產量約占全球70%左右,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出口;HFCs廣泛運用于汽車空調、家用制冷、工商制冷、制冷維修、消防、泡沫等產業,而作為主要的制冷劑,2019年我國在汽車空調、家用制冷、工商制冷和制冷維修行業的HFCs使用量占到國內該物質總使用量的80%。由于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調設備制造國,近年來的HFCs使用量保持了較快速增長,而通過制冷空調設備環保制冷劑的應用,可以有效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,加強氣候效益。
作為家電產業的代表,在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“攜手保護臭氧層共話履約三十年”專題討論環節,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提到了中國家電行業的HFCs減排潛力與面臨的挑戰。她提到,過去30年家電行業通過制冷劑環保替代技術的創新,實現了保護臭氧層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環境效益和產品節能技術提升的經濟效益協同。
王雷秘書長提到,1991年我國冰箱冷柜的合計產量約為540萬臺,到2020年二者產量已達1.16億臺;現在我們的產量是過去的21.5倍,同時由于冰箱等產品體積大了很多,制冷劑單臺充注量是原來的1.5倍??梢哉f,應用R600a制冷劑、環戊烷發泡劑后,冰箱產業的ODP減排取得長足進展。而行業從HFCs轉向R600a和環戊烷技術后,環境與產業的協同效應也是巨大的,我們不僅每年減少了約7.2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,同時冰箱核心零部件壓縮機的能效水平COP值也從過去的1.0進化到現在的1.8-2.2。她認為,履行環保公約,促進節能減排的過程同時也是行業探索技術進步的過程。通過履約,中國家電產業在環保技術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,同時也為中國家電服務全球消費者奠定了基礎。去年疫情爆發以來,中國冰箱冷柜產量大增,供給全球消費者保鮮需求和疫苗存儲,因為采用了天然工質,帶來了更好的制冷效果。
而隨著中國加入《基加利修正案》,家用空調行業的HFCs削減正式拉開帷幕,2020年我國應用R22、R32和R410a制冷劑的家用空調總產出量約合1.51億臺,這些產品消費的制冷劑二氧化碳當量總計達1.72億噸。按照極限值計算,若這1.51億臺空調全部應用R22或R410a制冷劑,則當年其消費二氧化碳當量約會增加7380萬噸或15880萬噸;若這些產品全部使用R32制冷劑,則減排潛力約0.73億噸;而若全部替換為R290制冷劑,則行業減排潛力約在1.72億噸。
家電產業的環保與技術進步已經形成了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,應用環保制冷劑也是對行業最長遠的打算。